- 提高交通安全
- 提高交通引导性
- 美化城市
- 提高环境的舒适性
- 降低犯罪率

亮度:亮度是指观察者接受到的某个表面的明亮程度,单位是坎德拉/平方米(cd/m2).道路表面的亮度对能否清晰地看到目标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。亮度越高目标的能见度越高。研究表明,当路面的亮度为0.6cd/m2时,能见度只有25%,而当亮度升至2cd/m2时,能见度可达80%。路面材料的反射率越高,同等照度下亮度越高。
道路照明均匀度:道路上产生暗区会降低目标的可见度,因此道路上良好的照明均匀度是很重要的。对道路照明而言有两个均匀度指标。
全路面均匀度(U0):指路面上最小亮度与平均亮度之比。
轴向均匀度(UL):指人所处位置与道路轴向水平的直线上最小亮度与平均亮度之比。
眩光:道路使用者的视觉功能还受灯具产生的眩光多少的影响,同等亮度及均匀度条件下,高眩光会造成能见度降低,而当眩光减少时,能见度会提高。
视觉引导性:司机必须接受到关于前方道路方向的信息以便及时作出反应。道路照明的设计阶段就应该考虑视觉引导性以提高交通安全。
环境系数SR:为了保证道路使用者(司机、行人等)更清楚地看到障碍物,道路周围环境也需要一定的亮度。
环境系数定义为:路边环境5米宽区域平均亮度(LS)与路边到路中心5米宽区域内平均亮度(LR)的比值,在路宽小于10米时,计算区域取道路的一半宽度。SR=LS/LR

|
高速公路 |
城市主干道 |
工厂或住宅区道路 |
道路状况 |
路宽(m) |
16*2 |
24 |
6 |
中央隔离带宽度(m) |
10 |
0 |
0 |
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宽度(m) |
4*2 |
4*2 |
0 |
车道数 |
4*2 |
3*2 |
1 |
路面材料 |
沥青 |
混凝土 |
混凝土 |
|
道路等级 |
M1 |
M2 |
M4 |
照明标准 |
平均亮度(cd/m2) |
2.0 |
1.5 |
0.75 |
亮度均匀度Uo |
0.4 |
0.4 |
0.4 |
车道均匀度UL |
0.7 |
0.7 |
- |
眩光TI |
10% |
10% |
15% |
环境系数SR |
0.5 |
0.5 |
- |

光源:由于黄色的穿雾能力强,一般道路照明中多采用长寿命,高效率的SON-T管形高压纳灯,在商业区,考虑到光色及颜色还原性要求,也可使用HPI-T金卤灯,在工厂及住宅,还可使用节能荧光灯。
电器部件:电器部件(包括镇流器,触发器和补偿电容)是决定灯具使用可靠性的核心,并与光源的寿命密切相关。
灯具本体:为保证灯具在室外环境下使用有长达10年以上的寿命,一般路灯灯具多采用高纯铝高压压铸而成。

IP防护等级:IP(INTERNATIONAL PROTECTION)防护等级系统是由IEC(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)所起草。将灯具依其防尘、防止外物侵入、防水、防湿气之特性加以分级。